为什么不要说谎?

2021-03-18

我们都知道,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。但是,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很难做到呢?比如,怎么样做到了“口头”诚实——不撒谎呢?行不能,知不足也! 以下分享我和我孩子今天早上的对话内容:

不说谎的第一原因是节约时间

俗话说,时间就是生命,光阴一去不复返。节约时间就是节约生命!在正常社交活动,如果你经常说谎,别人就得反复猜测你是什么意思,进而要反复沟通以确定对方意图。这就是时间的浪费,也是生命的浪费。一般来说,如果有人跟我“打太极”,我以后就不会跟他沟通了,因为太浪费我的时间。 有效沟通应该是非常简短的,可惜我们经常需要反复强调,为了表示重视。这种现象,既有言者的问题,也有听者的问题。沟通不畅的背后,其实是信任危机。

不说谎的第二原因是积攒品格

品格是一种永恒不衰的魅力。我一直认为,品格高于能力。能力是一时的,需要被利用的时候才有价值。何况,能力不足,可以后期培养。能力再强,也不可能永不过期。品格,则往往很难改变,它是品性与格局的养成。品格一旦形成,它往往就是永远的,除非经历重大变故。高尚的品格犹如一件惜世古董,值得我们永远珍惜。 良好的品格形象,能够提升沟通的有效性,进而节约时间。普通人经常有崇尚权威的习惯,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权威就有可信赖性。权威的人或物,他的品格应该是高尚的,他的知识或技能应该是专业的。笔者认为,知识或技能的权威,是专家。同时又能做到品格高尚,大师也!

怎么让大家不说谎?

事物具有对称性。很多人说谎,是因为对方也说谎,或者大家都说谎。但是,问题是,如何打破这种不健康的对称性及其所形成的恶性循环?总要有第一个人站出来,作为打破恶性循环的能量点。我认为,官方人物和权威人物应该具有启动能量、打破恶性循环、保持良性模范的使命。所谓,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上梁不正,则下梁歪。

什么时候可以说谎

就我个人而言,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值得我说谎。那就是:面对总是说谎的违法犯罪者时。当然,这只是职业要求,而非个人取向。很多人认为,审讯活动中,审讯人员经常会用撒谎的手段“诓住”审讯对象。实际上,好的审讯活动应该是“帮助”审讯对象脱困。在一次与英国学者交流P.E.A.C.E 审讯法时,我们都认为通过与审讯对象建立信任,是突破审讯的最好方法。顺便说一句,我认为,审讯的本质是人性的对抗,审讯的根本任务是抓住审讯对象心里面“最想要”的东西和“最害怕”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