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君泽:空间至上

2021-05-10

在我的一生中,有四个人对我是至关重要的。我的母亲,给予我独立自由的生命;我的师傅,给予我千载难逢的时机;我的太太,给予我无限支持的能量;而我的博士生导师——何家弘教授,他给予我发挥潜能的空间!他们构成了我生命的时、空、质、量。还有很多认识我的人和我认识的人,他们则共同构成了我的第五要素:情绪!

在时、空、质、量这四大要素中,我认为空间是最重要的。如果没有发展空间,时间是没有意义的。如果没有存活空间,生命是无法存续的。如果没有运动空间,能量是无法作用的。因而,空间至上。

《道德经》有云: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有车之用;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有器之;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这句话表达了空间对事物的价值。它的大致意思是: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,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,才有了车的价值;抟揉黏土制造器皿,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,才有了器皿的价值;开凿门窗修建房屋,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,才有了房屋的价值。所以说器物给人带来了便利,而器物的价值却是产生于拥有空间。

何老师是如何给学生打造发展空间的呢?

我是一个内向的人,何老师却总能给予我交流的空间。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,我很少主动给别人打电话,因为我觉得有事没事就给别人打电话这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生命。另一方面,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,老是打电话很容易干扰别人的生活。同样地,我很少给何老师打电话,除非确确实实是遇到了很重要但又很难解决的问题。令我意外的事,虽然我很少跟何老师打电话,但是每一次跟何老师通电话都能够亲近地交谈,完全不会有生疏的感觉。所以我相信,很多亲人或朋友可以很久不联系,但是一拿起电话就会拿起久违的感情。

我是一个奇葩的人,何老师却总能给予我包容的空间。可能是受到研究领域的影响,我有很多想法和观点,甚至思维方式,跟大多数人是很不相同的或者说是截然相反的。我身边很多人常常难以理解我的想法和行为,甚至还会有人怀疑我有精神病。但是,何老师却从来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,他总是很理解并尊重我的想法,其中包括专业上的认识。何老师指导我写论文时,经常会说,要写最适合我、最能发挥我特长、最能挖掘我潜能的专业方向。说实话,很多博导、硕导都希望他的学生做他所在的研究领域,而何老师身上完全没有这种门户之见。

我是一个愚笨的人,何老师却总能给予我等待的空间。因为天资不足,我做学问,不论是证据学还是侦查学,不论是大数据建模还是人工智能监管,研究进度都推进得特别缓慢。因为害怕思虑不周,我总是希望自己把问题思考通透之后,再展开具体行动、向前迈进一小步。但是,何老师从来不催促我,他总是默默守候与等待,让我静静想明白,让我慢慢做下去。

海纳百川,因为胸襟似海。何老师对学生发展空间的包容与他的很多修养是分不开的。

包容源自品格。何老师是一个超凡脱俗、与世无争的人。在我的经历中,从未听说何老师与任何人有利益牵扯或利益冲突。就如大多数同学所知道的,何老师甚至从来都没有向任何人、对任何事发过脾气。如果没有一定的心境,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。

包容源自尊重。很多人经常把尊重挂在嘴上,然而一旦涉及到与自己相左的观点或事情,马上就会激烈地反对。知易,行难,知行合一更难。何老师的包容是因为他能够真正地知行合一地尊重他人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。

包容源自认知。何老师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世界,也能够明白地认识自己。记得有一次,我邀请何老师为我组织的智能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致辞,没想到何老师开场就说“以我的岁数和认知,很难再成为智能社会治理的专家”,他还多次提到他经常跟他的外孙学习智能产品。显然,何老师既知“世”,也知“己”。

在我看来,不管是宝贵的品格、难得的尊重还是清醒的认知,我认为,背后的本质都是诚信。所谓的诚信,既包括对世界的诚信、对他人的诚信,也包括对自己的诚信。其中,对自己的诚信是最难的,尤其对专家学者而言。专家学者往往拥有一个极其强大的自我逻辑思维体系,因此反而很难看到真实的自己。但是,何老师却能够做到!